犹有道人迎客笑,白须黄袖岂非聃。
意思:还有和尚迎接客人,白胡子黄袖难道不是聃。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五郡》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蜀人不信秦川好》,它是一首描绘了蜀地风物和人情的美诗。通过对蜀地生活的生动描绘,诗人展示了蜀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蜀地风情的赞美和欣赏。
首联“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従梢未及甘。”诗人以蜀人对秦川(即关中平原)的未知和误解为切入点,描绘了蜀人的疑惑和好奇。他们尝试着吃甘蔗的尾部,虽然甜美但还未达到甘甜之极的程度,这就如同他们对秦川的好奇,只看到了表面的甜美,却未能真正领略其深处的韵味。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将蜀人的疑惑和好奇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欣赏和探索的基调。
颔联“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诗人将蜀地比作河北,又将其山水竹林比作江南,这一联既描绘了蜀地的自然环境,又展现了诗人对蜀地的深情。蜀地当道的风沙类似河北,但山水竹林又使其似江南,这种对比和转换,既突出了蜀地的独特之处,又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热爱。
颈联“观形随阜饮溪鹿,云气侵山食叶蚕。”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蜀地的动物和自然景象,他观察着随山势饮水的小鹿,云气弥漫、山鸟蚕食的景象,这些细节描绘生动而富有诗意,进一步展现了蜀地的自然之美。
尾联“犹有道人迎客笑,白须黄袖岂非聃。”在描绘完蜀地的自然风光和动物生态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热情好客的蜀地道人。他们满面笑容地迎接客人,黄色的袖子在白色胡须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一幕让人想起老子李聃的故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蜀地风情的赞美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蜀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蜀地风情的赞美和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描绘风土人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