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贻庐山清溪观王尊师》 松轩睡觉冷云起,石磴坐来春日西。

松轩睡觉冷云起,石磴坐来春日西。

意思:松轩睡觉冷云起,石阶坐下来春天西。

出自作者[唐]李中的《贻庐山清溪观王尊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道家修炼生活的诗,通过对道士日常生活和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道士的清修和悟道生活。 首联“霞帔星冠复杖藜,积年修炼住灵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士的装扮和修行地点。霞帔、星冠,这是道士修炼时常见的装扮,象征着他们追求天道的决心。杖藜则象征着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灵溪则是指道士修炼的地方,灵溪之“灵”,既可理解为山水之灵秀,亦可理解为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颔联“松轩睡觉冷云起,石磴坐来春日西。”,描绘了道士的日常生活。松轩、石磴,都是道观中的常见元素,诗人用它们来象征道士的清修之地。冷云起和春日西,一个写的是夜晚的寂静,一个写的是白天的悠闲,都体现了道士心境的淡泊和生活的闲适。 颈联“采药每寻岩径远,弹琴常到月轮低。”,进一步描绘了道士的修行生活。采药、弹琴,都是道家修行的内容,诗人用它们来表现道士的悟道过程。寻岩径远,表现了道士对修行的执着和追求;弹琴到月轮低,则表现了道士在修行中享受的宁静和快乐。 尾联“鼎中龙虎功成后,海上三山去不迷。”,是对道士修行的总结。鼎中龙虎,是炼丹的象征,功成后,表示道士已经掌握了修行的真谛。三山去不迷,则表现了道家追求的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道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道家修行的艰辛和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家文化的敬仰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霞帔星冠复杖藜,积年修炼住灵溪。
松轩睡觉冷云起,石磴坐来春日西。
采药每寻岩径远,弹琴常到月轮低。
鼎中龙虎功成后,海上三山去不迷。

关键词解释

  • 云起

    读音:yún qǐ

    繁体字:雲起

    意思:(云起,云起)
    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
      ▶《艺文类聚》卷六二引汉·刘歆《甘泉宫赋》:“离宫特观,楼比相连,云起波骇,星布弥山。”
      ▶南朝·梁·刘勰《

  • 松轩

    读音:sōng xuān

    繁体字:鬆軒

    意思:(松轩,松轩)
    植有松树的住所。
      ▶南朝·齐萧子良《游后园》诗:“萝迳转连绵,松轩方杳蔼。”
      ▶唐·温庭筠《题陈处士幽居》诗:“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疏。”<

  • 春日

    读音:chūn rì

    繁体字:春日

    英语:springtime; spring

    意思:
     1.春天;春季。
      ▶《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辛延年《羽

  • 睡觉

    读音:shuì jiào

    繁体字:睡覺

    短语:寐 安息 就寝 歇息 安歇

    英语:to go to bed

    意思:(睡觉,睡觉)
    进入睡眠状态。
      ▶茅盾

  • 起石

    读音:qǐ shí

    繁体字:起石

    意思:指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相传黄初平,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带他到金华山石室中修炼,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遂得相见。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
     

  • 来春

    读音:lái chūn

    繁体字:來春

    意思:(来春,来春)
    明年春天。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田事废业无余积,虽羌虏必破,来春民必困乏。”
      ▶唐·白居易《四十五》诗:“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 日西

    读音:rì xī

    繁体字:日西

    意思:
     1.日向西方。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郑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