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静虚上人云门》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意思: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

出自作者[唐]张南史的《寄静虚上人云门》

全文创作背景

《寄静虚上人云门》是唐代诗人张南史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时期,张南史在游历途中,经过云门山时,想起了一位名叫静虚的僧人,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这位僧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清新自然,通过对云门山和静虚上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诗中“云门”指的是云门山,是一座位于今天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山峰。而“静虚上人”则是一位隐居在云门山上的僧人,他以清修苦行、追求精神境界而著称。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恰当,表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山水和人文精神的热爱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日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自武陵迷。
仿佛心疑处,高峰是会稽。

关键词解释

  • 水西

    读音:shuǐ xī

    繁体字:水西

    意思:
     1.泛指水的西边。
      ▶唐·刘长卿《寄灵一山人初还云门》诗:“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唐·赵嘏《汾上宴别》诗:“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
     <

  • 竹径

    读音:zhú jìng

    繁体字:竹徑

    意思:(参见竹径,竹迳)

    解释:1.见\"竹径\"。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