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杂兴二首》 檐铃奏曲响珊珊,尽日重门不启关。

檐铃奏曲响珊珊,尽日重门不启关。

意思:檐铃奏曲响缓缓地,尽日重门不开门。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春日杂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檐铃奏曲响珊珊,尽日重门不启关。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闲》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檐铃的声音、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欣赏花瓶中的花朵等细节,表达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檐铃奏曲响珊珊”描绘了檐铃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里的“珊珊”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清脆悦耳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的感觉。 “尽日重门不启关”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整日关闭门户,不与外界接触。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他愿意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享受内心的宁静。 “多插瓶花供宴坐”这句话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在室内插花的生活方式。瓶花是室内装饰的一种方式,插花可以美化环境,同时也能让人们欣赏到自然的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为渠消受一春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闲暇生活的享受和对春天的喜爱。这里的“渠”指的是花瓶中的花,“消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珍视和享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檐铃的声音、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欣赏花瓶中的花朵等细节,表达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情感。这种情感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感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檐铃奏曲响珊珊,尽日重门不启关。
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閒。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珊珊

    读音:shān shān

    繁体字:珊珊

    英语:the tinkling of jade pendants

    意思:
     1.玉佩声。
      ▶《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

  • 檐铃

    读音:yán líng

    繁体字:檐鈴

    意思:(檐铃,檐铃)
    即檐马。
      ▶宋·施枢《檐玉鸣》诗:“晓窗风细响檐铃,一曲云璈枕上闻。”参见“檐马”。

    解释:1.即檐马。

  • 奏曲

    读音:zòu qǔ

    繁体字:奏曲

    意思:演奏乐曲。
      ▶《庄子•渔父》:“弟子读书;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
      ▶唐·李白《寄远》诗之一:“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解释:

  • 启关

    引用解释

    1.谓开门。关,门闩。《周礼·春官·巾车》:“及墓,嘑启关陈车。” 郑玄 注:“关,墓门也。” 唐 韩偓 《寄邻庄道侣》诗:“闻説经旬不启关,药窗谁伴醉开颜。”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天池庙主》:“﹝团练﹞至未时出启关,醉容溢面。”

    2.打开关隘之门。《战国策·秦策二》:“ 楚 之相 秦 者 屈盖 ,为 楚 和於 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