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春内中帖子词·温成皇后阁》 昭阳新奏曲,谁得奉君觞。

昭阳新奏曲,谁得奉君觞。

意思:昭阳新奏曲,谁能奉您杯。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立春内中帖子词·温成皇后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抒发对昔日歌舞升平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美人失宠的哀怨之情。 首句“平昔歌舞断,凝尘满画梁”描绘了昔日歌舞升平的场景,如今却只剩下凝尘满布的画梁,暗示了昔日的繁华已不再。诗人通过“断”字表达了对过去歌舞升平生活的深深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失落和哀伤的情绪。 “昭阳新奏曲,谁得奉君觞”两句则表达了对美人失宠的哀怨之情。昭阳是新宫殿名,这里用作代指美人的居所。诗人通过“新奏曲”和“谁得奉君觞”表达了对美人失宠的无奈和哀怨。这里诗人运用了反问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深沉和强烈。 整首诗通过描绘昔日歌舞升平的场景和对美人失宠的哀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语言和风格上,这首诗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点。诗人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诗人也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昔歌舞断,凝尘满画梁。
昭阳新奏曲,谁得奉君觞。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昭阳

    读音:zhāo yáng

    繁体字:昭陽

    意思:(昭阳,昭阳)

     1.岁时名。十榦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
      ▶《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