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灵台家兄古镜歌》 镜上磨莹一月余,日中渐见菱花舒。

镜上磨莹一月余,日中渐见菱花舒。

意思:镜子上打磨一次一个多月,一天中逐渐被菱花舒。

出自作者[唐]薛逢的《灵台家兄古镜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奇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知和破坏的担忧。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尺深的圆潭,潭水深黑,如同墨玉,潭面上的篆文如丝,却难以辨识。这个描绘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许多神秘的故事和传说。 接着,诗中描绘了耕夫在赫连城下耕田的情景,这让人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然而,接下来的描绘则是关于镜子和蟾蜍的,它们经过磨莹和洗拭后,变得光亮如新,这又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 诗中提到“人言此是千年物”,这让人想到许多神秘的传说和故事,也让人对自然界的神奇和奥妙感到敬畏。接着,诗中又提到“有时霹雳半夜惊,窗中飞电如晦明”,这让人感到自然界的威力无穷,也让人对自然界的神秘和奇妙感到敬畏。 最后,诗中呼吁人们要珍惜和爱护自然环境,不要随意破坏它,也不要随意抛弃垃圾等污染物。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希望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改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神秘传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知和破坏的担忧。同时,也呼吁人们要珍惜和爱护自然环境,不要随意破坏它。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
耕夫云住赫连城,赫连城下亲耕得。
镜上磨莹一月余,日中渐见菱花舒。
金膏洗拭鉎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
人言此是千年物,百鬼闻之形暗栗,玉匣曾经龙照来,岂宜更鉴农夫质。
有时霹雳半夜惊,窗中飞电如晦明。
盘龙鳞胀玉匣溢,牙爪触风时有声。
耕夫不解珍灵异,翻惧赫连神作祟。
十千卖与灵台兄,百丈灵湫坐中至。
溢匣水色如玉倾,儿童不敢窥泓澄。
寒光照人近不得,坐愁雷电湫中生。
吾兄吾兄须爱惜,将来慎勿虚抛掷。
兴云致雨会有时,莫遣红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关键词解释

  • 日中

    读音:rì zhōng

    繁体字:日中

    英语:Japan-China

    意思:
     1.正午。
      ▶《左传•昭公元年》:“叔孙归,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
      ▶杨伯峻注:“

  • 菱花

    读音:líng huā

    繁体字:菱花

    意思:
     1.菱的花。
      ▶南朝·梁·简文帝《采菱曲》:“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 一月

    读音:yī yuè

    繁体字:一月

    短语:岁首 正月 新月

    英语:January

    意思:
     1.一年的第一月。
      ▶《书•泰誓序》:“一月戊午,师渡孟津。”<

  • 磨莹

    引用解释

    磨治光亮。《西京杂记》卷一:“ 高祖 斩白蛇剑……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又有石牀,长八尺,磨莹鲜明,叩之声闻远近。”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我公神之而露其梦,於是迎入府之别亭,磨莹雕饰,克尽其妙,朝夕瞻拜,时不之怠。” 明 张居正 《贺少司寇少崖傅公三品奏最序》:“古之所为学道术者

  • 余日

    读音:yú rì

    繁体字:餘日

    意思:(余日,余日)

     1.闲暇时日。
      ▶《商君书•垦令》:“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
      ▶《文选•傅毅<舞赋>》:“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余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