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王介甫》 况逢尧舜登贤日,不复伊周望古人。

况逢尧舜登贤日,不复伊周望古人。

意思:何况遇到尧、舜登贤天,不再伊周望古人。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赠王介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当世胸怀万古淳,平生才术老经纶》是一首对当世人物品格和抱负的赞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前社会风气和道德的改良抱有深深的期待,对那些有才干、有志向的人充满了敬意。 首联“当世胸怀万古淳,平生才术老经纶”,描绘了人物的胸怀和抱负。他有着对万古淳风的深深期待,他的才学和智慧是为了改良社会,使之更加清明、公正。 颔联“况逢尧舜登贤日,不复伊周望古人”,表达了作者对人物在当今尧舜重贤日子的期待,他不再把古人如伊周作为自己的榜样,而是有着更高的追求和期待。 颈联“得志定知移弊俗,闻风犹足警斯民”,描绘了人物在得志之后,将会改变社会弊端,引领百姓走向更好的生活的情景。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影响,警醒和改变百姓,使他们走向更好的道路。 尾联“九门无谒天旒邃,何惜长令仕为贫”,表达了作者对人物清廉、公正的品质的赞赏,即使在仕途上有所牺牲,也愿意为了社会的公正和改善而坚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改良的深深期待和对公正、清廉的追求。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品格高尚,才学出众,有着深深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世胸怀万古淳,平生才术老经纶。
况逢尧舜登贤日,不复伊周望古人。
得志定知移弊俗,闻风犹足警斯民。
九门无谒天旒邃,何惜长令仕为贫。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登贤

    读音:dēng xián

    繁体字:登賢

    意思:(登贤,登贤)
    举用有道德有才干的人。
      ▶《后汉书•左周黄传论》:“急登贤之举,虚降己之礼。”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野旌伏彦,朝赏登贤。”

  • 尧舜

    读音:yáo shùn

    繁体字:堯舜

    英语:Yao and Shun; legendary sage kings in ancient China; ancient sages

    意思:(尧舜,尧舜)

  • 周望

    读音:zhōu wàng

    繁体字:周望

    意思:
     1.犹四顾。
      ▶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风伯埽途,雨师洒道。案辔清路,周望山野。”
      ▶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周望原隰,俛临烟雨。”<

  • 古人

    读音:gǔ rén

    繁体字:古人

    短语:猿人 原始人 原人

    英语:(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意思:
     1.古时的人。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