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边思》 苏武节旄尽,李陵音信稀。

苏武节旄尽,李陵音信稀。

意思:苏武节旄尽,李陵音信稀。

出自作者[唐]杨衡的《边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诗,它以苏武和李陵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的行动,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人的怀念。 首句“苏武节旄尽”,苏武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著名使者,他出使匈奴,被拘留了十九年,但始终不辱使命,保持了汉使的节操。这里,“节旄尽”象征着苏武在匈奴的漫长岁月中,坚守节操,直到最后。诗人在这里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苏武坚韧不屈的精神的敬仰。 第二句“李陵音信稀”,李陵是西汉名将,曾多次出击匈奴,深得匈奴人的敬重。这里,“音信稀”暗示了李陵在匈奴的生活中可能遭遇了困难和挫折,使得他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联系变得困难。这也表达了对李陵的深深关切和思念。 第三句“梅当陇上发”,陇上是指甘肃一带,是古代中原人常常出征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冬天的景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这里,“梅当陇上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也象征着故人的归来和团聚的希望。 最后一句话“人向陇头归”,陇头是指甘肃一带,这句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期待他们归来的心情。“人向陇头归”既是对故人的期盼,也是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物的行动和情感,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苏武和李陵坚韧不屈的精神的敬仰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苏武节旄尽,李陵音信稀。
梅当陇上发,人向陇头归。

关键词解释

  • 苏武

    读音:sū wǔ

    词语解释

    ⒈  西汉使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诱降,均遭拒绝。后被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地区牧羊。他坚持十九年不肯屈服。前81年,匈奴与汉和好,遂被释放,终于返回长安。

  • 音信

    读音:yīn xìn

    繁体字:音信

    英语:message

    意思:音讯;信息。
      ▶《宋书•范晔传》:“吾虽幽逼日苦,命在漏刻,义慨之士,时有音信。”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 节旄

    读音:jié máo

    繁体字:節旄

    意思:(节旄,节旄)

     1.旌节上所缀的氂牛尾饰物。
      ▶《汉书•苏武传》:“﹝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2.指旌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