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阿监应相笑,书记登坛又却回。
意思:青楼阿监应相互一笑,书记登坛又退回来。
出自作者[唐]冯延巳的《句》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朝廷上的一种政治现象有所感而写,借古讽今,流露出作者对朝政的不满。诗中把唐玄宗比喻为汉武帝,把杨国忠、李林甫等奸臣比喻为“小人”,把那些正直敢言的官员比喻为“青楼阿监”、“书记”,而把那些因趋避祸端而“却回”的人则比喻为“登坛”之将。
首句“青楼阿监应相笑”中,“青楼”代指豪华的妓院。“阿监”是古代宫中的侍从人员,这里借指阿谀逢迎的小人。“应”字是揣测的口气,意味着这些人暗自窃喜。诗人对小人献媚邀宠的丑态深恶痛绝,不点明“笑”的内容,但已让读者想象到小人得志的可鄙下场。
次句“书记登坛又却回”中,“书记”是古代一种官名,即书记令史,掌管记录文书等事宜。“登坛”即登台参政,这里暗指正直之士入朝。“却回”即退却回去,指因趋避祸端而不敢直言。“又却回”与“应相笑”照应,说明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因而更加暴露出朝政的黑暗。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是正直敢言之士与小人趋避祸端的对比。二是诗人心中的愿望与现实的不公相对比。诗人心中充满愤慨,但并未流于粗鄙的怨骂,而是淡淡数来,冷隽嘲讽之中透露出一股无奈。这种含蓄蕴藉的诗风正体现出诗人高尚的品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描写朝政黑暗讽刺意味十足,同时又体现出诗人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