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枝》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意思:竹枝愁苦怨恨怨恨什么人,夜静山空歇又听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竹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南病使君》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诗,它以竹枝歌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深深忧虑。 首先,诗的题目“竹枝苦怨怨何人”就引人深思。竹枝歌是一种源于四川的民歌,其特点是以竹枝为乐器,以歌唱表达情感。这里的“苦怨”二字,暗示了诗人对江南生活的某种不满或忧虑。 接着,“夜静山空歇又闻”描绘了江南夜晚的静谧,山间空旷,只有偶尔的几声歌声飘过。这里的“歇又闻”则描绘了江南生活的节奏,虽然静谧,但并不沉寂,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蛮儿巴女齐声唱”是对江南生活的一种正面描绘。蛮儿巴女,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儿童,他们的歌声充满了纯真和活力。齐声歌唱,更是描绘了江南生活的热闹和生机。 最后,“愁杀江南病使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忧虑。作为“江南病使君”,诗人深感江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种生活让他感到忧虑和痛苦。这里的“愁杀”二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枝歌的形式,描绘了江南生活的真实面貌,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同情。这种对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南病使君。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竹枝

    读音:zhú zhī

    繁体字: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