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风》 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

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

意思:楚西塞色分,民族语言接触下牢。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不舍。 首句“迥拂来鸿急,斜催别燕高”,诗人用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两种自然现象:鸿雁急飞,燕子高飞。这两种景象在诗中象征着离别的情感,就像鸿雁急飞,人们匆忙地离开;燕子高飞,离别的情绪高涨。 “已寒休惨淡,更远尚呼号”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氛围。天气寒冷,气氛凄凉,离别的人渐行渐远,但还能听到他们的呼唤声。这种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更增添了离别的哀伤。 “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地点和环境。楚地的景色映入眼帘,夷族的语音传入耳中。这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对离别地点的刻画,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最后两句,“归舟天外有,一为戒波涛”是诗人的希望和祝愿。他希望离别的人能平安地乘舟远去,一再提醒他们要小心波涛。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声音,以及离别的人们的行为和情感,展现了深深的哀愁和不舍。同时,诗人的希望和祝愿也给这首诗增添了积极和乐观的色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迥拂来鸿急,斜催别燕高。
已寒休惨淡,更远尚呼号。
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
归舟天外有,一为戒波涛。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西塞

    读音:xī sāi

    繁体字:西塞

    意思:山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
      ▶唐·张志和《渔歌子》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解释:1.山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

  • 楚色

    读音:chǔ sè

    繁体字:楚色

    意思:楚地的景色。
      ▶唐·姚合《送陆畅侍御归扬州》诗:“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
      ▶楚色穷冬烧,淮声独夜船。”
      ▶唐·李商隐《风》诗:“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

  • 下牢

    读音:xià láo

    繁体字:下牢

    意思:即下牢关,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刘岳﹞后随武陵王入蜀,下牢之败,遂为陆护军画支江寺壁,与诸工巧杂处。”
      ▶唐·杜甫《春夜峡州田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