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人见寄韵》 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

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

意思:青年铁砚也曾磨,壮不如人无可奈何。

出自作者[宋]吴龙翰的《故人见寄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追求。 首句“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诗人以一种回顾的口吻开始,描绘了青年时代的坚韧和毅力,以及壮年时的失落和无奈。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人生的变迁和转变,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松菊犹存陶令迳,烟云不碍邵公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赞美了松菊的坚韧,表达了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吟廊缓步看修行,醉石高眠枕绿莎。”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诗人漫步在吟廊,欣赏着自然的美景,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修行。诗人在高枕绿莎的醉石上安眠,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江湖的热爱。诗人用一笠一蓑作为自己的装备,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白鸥波的热爱,这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自由、简朴和自然的向往。它以一种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追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
松菊犹存陶令迳,烟云不碍邵公窝。
吟廊缓步看修行,醉石高眠枕绿莎。
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

关键词解释

  • 铁砚

    读音:tiě yàn

    繁体字:鐵硯

    意思:(铁砚,铁砚)
    铁铸的砚臺。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晋武帝﹞即于御前赐青铁砚。此铁是于阗国所出,献而铸为砚也。”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摺

  • 奈何

    读音:nài hé

    繁体字:奈何

    短语:

    英语:how

    意思:
     1.怎么,为何。
      ▶《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

  • 不如

    读音:bù rú

    繁体字:不如

    英语:not equal to

    意思:
     1.比不上。
      ▶《易•屯》:“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

  • 青年

    读音:qīng nián

    繁体字:青年

    短语:黄金时代 妙龄

    英语:youth

    意思:
     1.年纪轻;年轻的时候。指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
      ▶唐·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