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千岩杂谣》 平生中散七不堪,凤尘时时伴燕谈。

平生中散七不堪,凤尘时时伴燕谈。

意思:一生中散七不堪,凤灰尘时时伴燕谈。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次韵千岩杂谣》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生中散七不堪,凤尘时时伴燕谈》是一首描绘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首联“平生中散七不堪,凤尘时时伴燕谈”,诗人以中散自比,表达了自己一生经历的种种艰辛和不如意。中散是古代一种官职,负责管理文书、传达命令等,但诗人却形容自己“七不堪”,即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而“凤尘”和“燕谈”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和闲适的谈笑,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燕子一样自由自在地谈笑风生。 颔联“道士有神传火枣,故人无字入云蓝”,诗人通过想象和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朋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火枣是一种传说中的仙果,据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而道士则代表着追求长生不老、追求仙境的人。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自己能够像故人一样进入云蓝这个仙境之地。 颈联“雨凉竹叶宜三酌,日落荷花倚半酣”,诗人描绘了雨后的竹叶和荷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竹叶在雨后显得更加翠绿,荷花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娇艳,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而“三酌”和“半酣”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他愿意花时间欣赏这样的美景,享受这样的生活。 尾联“极欲扁秀南荡去,冷鸥轻燕略相谙”,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去南荡游玩,和那里的冷鸥、轻燕等自然生物亲近的愿望。南荡是一个美丽的湖泊,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那些生物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中散七不堪,凤尘时时伴燕谈。
道士有神传火枣,故人无字入云蓝。
雨凉竹叶宜三酌,日落荷花倚半酣。
极欲扁秀南荡去,冷鸥轻燕略相谙。
作者介绍 文天祥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中散

    读音:zhōng sàn

    繁体字:中散

    意思:中散大夫的省称。
      ▶三国·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称之。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南朝·梁·江淹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不堪

    读音:bù kān

    繁体字:不堪

    短语:禁不起

    英语:utterly

    意思:
     1.不能承当;不能胜任。
      ▶《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

  • 燕谈

    读音:yàn tán

    繁体字:燕談

    意思:(燕谈,燕谈)
    闲谈。
      ▶金·元好问《故物谱》:“住在乡里,常侍诸父及两兄燕谈,每及家所有书,则必枚举而问之。”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凡论事则先取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