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净明长老睡庵》 勿笑脇尊者,二子正同参。

勿笑脇尊者,二子正同参。

意思:不要笑脇尊贵的人,两个人正同参。

出自作者[宋]王灼的《净明长老睡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位修行者的禅定状态,以及他对睡眠的独特理解。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展示了这位修行者的精神境界和智慧。 首句“阿师睡三昧,有如饱叶蚕。”中,“阿师”是对这位修行者的尊称,“睡三昧”则描绘了他的禅定状态,如同饱叶的蚕一样,沉浸在深深的睡眠中,却又不失其内在的修行。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的状态。 “以睡作佛事,复名作住庵。”两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位修行者的独特理解——将睡眠视为一种修行方式,如同佛事一般。同时,他的禅定之地也被命名为“住庵”,富有深意。 “梦觉本何择,月行影在潭。”两句中,诗人用月亮的影子在深潭上移动的意象,象征修行的无常和无我。在梦与醒之间,修行者并无选择,因为它们都是修行的过程,是意识的流动。 最后,“勿笑胁尊者,二子正同参。”诗人以佛教学者胁尊者的故事作结,表明这位修行者的理解与教导,与佛教学者的教导并无不同,同样具有深度和智慧。而他的两个儿子也在一同修行,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影响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修行者的禅定状态和独特理解,展示了修行的智慧和深度。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意象,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诗意的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阿师睡三昧,有如饱叶蚕。
以睡作佛事,复名作住庵。
梦觉本何择,月行影在潭。
勿笑脇尊者,二子正同参。

关键词解释

  • 尊者

    引用解释

    1.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礼记·丧服小记》:“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 郑玄 注:“尊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今 吴 人子弟稍长便不欲人呼其小名,虽尊者亦以行第呼之矣。”

    2.佛教语。梵语“阿梨耶”意译为尊者、圣者。亦泛指

  • 同参

    引用解释

    1.共同参与。《南史·沉演之传》:“ 景仁 寻卒,乃以后军长史 范曄 为左卫将军;与 演之 对掌禁旅,同参机密。”

    2.佛教语。谓共同参谒一师。亦为同事一师之佛教徒之互称。 宋 王安石 《驴》诗之一:“临路长鸣有真意, 盘山 弟子久同参。”《景德传灯录·令遵禅师》:“ 勤 曰:‘吾久侍丹霞,今既垂老,倦于提诱,汝可往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