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张东之》 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

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

意思: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人来。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寄张东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诗,通过对见山堂上山的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感慨。 首句“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描绘了见山堂上山的景象,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曾有客人来到这里,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这里的“见山堂”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居所,而“山如画”则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第二句“风絮满城归不得,江南老却贺方回”则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风中的柳絮满城飞舞,诗人却无法回到故乡。江南的老去,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这里诗人用“贺方回”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让人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
风絮满城归不得,江南老却贺方回。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山堂

    读音:shān táng

    繁体字:山堂

    意思:
     1.山中的寺院。
      ▶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凈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录其(赵元一)《宿焦山寺》云:‘海

  • 上山

    读音:shàng shān

    繁体字:上山

    英语:raise

    意思:
     1.登山,到山上。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飢。”
     
     2.指到山里打游击

  • 堂上

    读音:táng shàng

    繁体字:堂上

    英语:one\'s parents

    意思:
     1.殿堂上;正厅上。
      ▶《仪礼•聘礼》:“堂上八豆,设于户西西陈。”
      ▶《玉臺新咏•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