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

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

意思: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富有哲理的内容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中的“三世诸佛不知有”一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三世诸佛是佛教中的概念,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超越宗教信仰的普遍真理,即所有的存在和现象,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重要或神秘,在绝对的真理面前,都是无足轻重的。 “老老大大外边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超越性的真理,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束缚。这种超越性的真理,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超越性的真理,它超越了大小、高低的限制,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界限。在这里,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绝对真理的深刻理解。 “狸奴白牯却知有”一句,描绘了另一种存在的状态,即有情世界的存在。这里的“狸奴白牯”指的是动物和植物,它们在有情世界中生活,有着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虽然它们在物质世界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在绝对真理中,它们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瀑布不溜青山走”一句,描绘了自然界的规律。瀑布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它不断地流淌着,而青山则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试图改变它。 最后,“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一句,是对那些错误理解世界的人的讽刺。他们把世界看作是固定的、不变的,把事物看作是固定的、不变的形态或物体。他们错认了簸箕的形状和功能,把它当作了熨斗。这表明他们缺乏对世界的深刻理解,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性的真理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要超越世俗观念和物质世界的束缚,去追求真正的自由和真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试图改变它;最后还讽刺了那些错误理解世界的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世诸佛不知有,老老大大外边走。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
狸奴白牯却知有,瀑布不溜青山走。
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

关键词解释

  • 王老

    引用解释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君长对外交往时的自称。《礼记·曲礼下》:“其在 东夷 、 北狄 、 西戎 、 南蛮 ,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穀,于外自称曰王老。” 孔颖达 疏:“四夷之君去王远,由有归往之义,贤始得为长,故以王老为称也。”

    2.对老者的敬称。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七:“白衫裁袖本教宽,朱紫由来亦一般

  • 簸箕

    读音:bò ji

    繁体字:簸箕

    短语:畚箕

    英语:dustpan

    意思:扬米去糠的工具。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
     

  • 熨斗

    读音:yùn dǒu

    繁体字:熨鬥

    短语:电熨斗

    英语:iron

    意思:烫平衣物的金属器具。旧时构造形似斗,中烧木炭。今有火熨斗、电熨斗、蒸汽熨斗等。
      ▶《晋书•韩伯

  • 堪笑

    读音:kān xiào

    繁体字:堪笑

    意思:可笑。
      ▶《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堪笑徐芳徒逆命,枉劳心思竟何从!”

    造句:暂无

  • 无端

    读音:wú duān

    繁体字:無端

    短语:无缘无故

    英语:for no reason

    意思:(无端,无端)

     1.没有起点;没有终点。
      ▶《管子•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