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赴补同人》 山下久无吾屐齿,苇间忽听子挐音。

山下久无吾屐齿,苇间忽听子挐音。

意思:山下长时间没有我鞋业,芦苇之间忽然听到儿子挐音。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答赴补同人》

全文创作背景

**《答赴补同人》的创作背景是刘克庄被贬谪到广东,他的朋友为他送行并鸣不平**。这首诗是在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写的。刘克庄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尽管他攀附权臣,但也有仗义执言的时候,因此屡次遭受贬谪。他将自己比作唐代的诗豪刘禹锡,以表达自己虽然被贬,但仍然保持清高的品性和傲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厌春泥没膝深,公卿皆拔自词林。
鹄袍肯在诸生列,虫篆原非壮士心。
山下久无吾屐齿,苇间忽听子挐音。
年来懒与人谀墓,欲赠刘叉未有金。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听子

    读音:tīng zǐ

    繁体字:聽子

    英语:tin; can

    详细释义:大陆地区指以镀锡或镀锌的铁皮制成,用来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罐子。由英语tin翻译得名。

  • 挐音

    读音:ná yīn

    繁体字:挐音

    意思:桨声。
      ▶《庄子•渔父》:“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挐音,而后敢乘。”
      ▶成玄英疏:“船远波定,不闻桡响,方敢乘车。”
      ▶宋·苏轼《湖上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