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柴谏议之任河中》 见说丘门诗板在,应教回也继遗踪。

见说丘门诗板在,应教回也继遗踪。

意思:见说孔子门下诗板在,应该教回了继遗迹。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柴谏议之任河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蒲津名郡的赞美和历史回顾,表达了对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深深敬仰。 首句“蒲津名郡得名公”,诗人首先赞美了蒲津这个地方的名声,这里的“名公”指的是这里历史悠久,名声显赫。 “谏纸盈箱且罢封”一句,诗人提到这里生产的谏纸(一种用于进谏的纸张)堆积如山,这反映了蒲津的繁荣和影响力。 “红药阶墀曾吐凤,绿莎厅事旧鸣蛬”两句描绘了蒲津的美景,既有盛开的红药,又有绿草如茵的厅事,这些自然和人造的景观都曾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下车首谒重华庙,入境先经五老峰”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蒲津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他一到此地就首先参拜了重华庙,并经过了五老峰。 最后两句“见说丘门诗板在,应教回也继遗踪”表达了诗人对蒲津文化的敬仰,他听说这里还有丘门诗板(古代的诗作),这让他想起了古代的诗人,并希望自己能继承他们的遗风。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蒲津名郡的赞美和对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愿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蒲津名郡得名公,谏纸盈箱且罢封。
红药阶墀曾吐凤,绿莎厅事旧鸣蛬。
下车首谒重华庙,入境先经五老峰。
见说丘门诗板在,应教回也继遗踪。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见说

    读音:jiàn shuō

    繁体字:見說

    意思:(见说,见说)

     1.告知,说明。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 丘门

    读音:qiū mén

    繁体字:丘門

    意思:(丘门,丘门)

     1.孔门。指孔丘的门下。
      ▶《列子•仲尼》:“乃反丘门,絃歌诵书,终身不辍。”
     
     2.泛指儒者之门。
      ▶唐·刘长

  • 诗板

    读音:shī bǎn

    繁体字:詩闆

    意思:(诗板,诗板)
    亦作“诗版”。
     题上诗的木板。
      ▶唐·张祜《题灵彻上人旧房》诗:“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章八元》

  • 遗踪

    读音:yí zōng

    繁体字:遺蹤

    英语:old address

    意思:(遗踪,遗踪)

     1.晋·潘岳《西征赋》:“眺华岳之阴崖,觌高掌之遗踪。”
      ▶《宋书•傅亮传》:“钻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