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饭僧》 好读天竺书,为寻无生理。

好读天竺书,为寻无生理。

意思:喜欢读天竺书,为寻找没有活。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饭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首段描绘了诗人渴望研读天竺(印度)佛经,寻求无生之道,焚香敬佛,独处一室,只有清水相伴的场景。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对喧嚣的外部世界表现出一种疏离感。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方外之交的向往,希望与几位空门弟子交游,他们的峻范和高标让诗人敬仰。早晨清洁蔬茗,邀请良朋,远离喧嚣,寻求内心的栖息。诗人感叹年岁已高,名利之心渐淡,是非之语亦轻。他反思被情爱所缚,未尽金仙之旨,但相信静心可以制服妄想,避免瞬间的动摇。 诗人的形象描绘出了一位年长而深思熟虑的智者,他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世俗的困扰,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他用纶巾和藜杖来象征他的决心和智慧,期待有朝一日在云壑之间寻找幽居士,共同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通过描绘他的思考和行动,展现出他对佛教教义的热爱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好读天竺书,为寻无生理。
焚香面金偈,一室唯巾水。
交信方外言,二三空门子。
峻范照秋霜,高标掩僧史。
清晨洁蔬茗,延请良有以。
一落喧哗竞,栖心愿依止。
奔曦入半百,冉冉颓濛汜。
云泛名利心,风轻是非齿。
向为情爱缚,未尽金仙旨。
以静制猿心,将虞瞥然起。
纶巾与藜杖,此意真已矣。
他日云壑间,来寻幽居士。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天竺

    读音:tiān zhú

    繁体字:天竺

    英语:India

    意思:
     1.印度的古称。古伊朗语hindukahindukh音译。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

  • 生理

    读音:shēng lǐ

    繁体字:生理

    英语:physiology

    意思:
     1.生长繁殖之理。
      ▶《百喻经•种熬胡麻子喻》:“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