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广东宪》
直从象窟埋轮去,曾向龙墀折槛来。
直从象窟埋轮去,曾向龙墀折槛来。
意思:
直接从象窟埋车轮离开,曾向龙台阶折槛来。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广东宪》
全文创作背景
**《送广东宪》是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刘克庄被贬广东时所作**。当时他的好友王迈为他送行,并为之鸣不平。刘克庄以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在此诗之前,他已被三次削职。因此,这首诗表达了他的愤慨怅然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清品傲骨。
相关句子
直从初夏到秋凉。
--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杨泽民
直从开元初,到今色不变。
-- 出自《辛顺忠唐得道之士真身今在河州寺》作者:[宋]李复
子有好学名,得之直从幼。
-- 出自《送杨君谦》作者:[明]吴宽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 出自《云居寺孤桐》作者:[唐]白居易
直从无热天,径下清凉国。
-- 出自《竹枕》作者:[宋]朱翌
昨闻竞方驾,下直从道山。
-- 出自《和原甫会灵讌集之什》作者:[宋]梅尧臣
龟图羲画,直从今日重数。
-- 出自《酹江月/念奴娇》作者:[宋]方岳
直从彤管笔,便到色丝碑。
-- 出自《杂咏一百首·曹娥》作者:[宋]刘克庄
听说漳南象窟间,如今行路不愁难。
-- 出自《送蔡伯畛往潮州四首》作者:[宋]陈藻
江滩象窟百无忧,却陷人心危险头。
-- 出自《讼田行》作者:[宋]陈藻
红尘没马翠埋轮。
-- 出自《小重山·画檐簪柳碧如城》作者:[宋]李莱老
)埋轮家世本留侯。
-- 出自《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河东提刑》作者:[宋]苏轼
埋轮大勇,折槛精忠。
-- 出自《赠衡阳簿林士恺》作者:[宋]赵汝腾
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
-- 出自《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作者:[唐]刘禹锡
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 出自《石镜》作者:[唐]杜甫
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
-- 出自《春日寓怀》作者:[唐]薛能
羲和久埋轮,缩手喜闲暇。
-- 出自《久雨》作者:[宋]强至
功名竟糠秕,拨去曾亡遗。
-- 出自《留侯庙》作者:[宋]郑獬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 出自《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作者:[宋]苏辙
昔去曾同日,今来即后尘。
-- 出自《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十二韵》作者:[唐]白居易
论思尺有咫,决去曾逡巡。
-- 出自《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作者:[宋]杨万里
植根虽云固,伐去曾须臾。
-- 出自《伐双谷》作者:[宋]苏辙
北去曾乘险,南归益自珍。
-- 出自《挽十一伯奉议四首》作者:[宋]黄公度
城去曾联疏,宣收亦举幡。
-- 出自《杂咏一百首·何蕃》作者:[宋]刘克庄
开帆直千里,快去曾非渐。
-- 出自《龟山夜泊书事》作者:[宋]蔡襄
清都梦如昨,欲去曾无缘。
-- 出自《白鹤》作者:[宋]姚勉
空向龙具中,苦吟声不绝。
-- 出自《梁山大雪》作者:[宋]文同
閒时试向龙君觅,未必滂沱应手来。
-- 出自《次韵陈帅干喜雨二首》作者:[宋]陈著
向龙慢骂数龙罪,龙不能答满面耻。
-- 出自《寄永叔》作者:[宋]石介
已向龙墀摅大对,不应鸾翼尚低飞。
-- 出自《谢朱促玉二首》作者:[宋]刘宰
诗句原文
疏屡循墙诏屡催,绣衣安得更徘徊。
直从象窟埋轮去,曾向龙墀折槛来。
度岭尊尧心未已,登台叫舜首频回。
遥知行橐无南物,驿使归时且寄梅。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埋轮
读音:
mái lún
繁体字:
埋輪
意思:
(埋轮,埋轮)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
▶《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埋轮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