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 吕钓时终至,虞求祸是防。

吕钓时终至,虞求祸是防。

意思:吕钓时终至,虞求祸是防。

出自作者[宋]丁谓的《玉》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智慧和自我修养的,通过描绘各种意象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联“谁负连城美,须思韫椟藏。”中,“连城美”可以理解为拥有巨大的财富或优点,但若不加思考地显露出来,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后果,因此需要像珍藏宝玉一样谨慎地隐藏和运用。这一联揭示了低调内敛的重要性。 颔联“辉山知禀异,被褐喻韬光。”中的“辉山”象征着光芒四射但未被世人所知的特质或能力,“被褐”则喻示着隐藏光芒,韬光养晦。这一联表达了隐藏才华的重要性,避免过于显露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颈联“吕钓时终至,虞求祸是防。”中,“吕钓”可以理解为耐心等待时机,而“虞求”则警示着需要警惕贪求和贪婪所带来的祸患。这一联强调了等待时机和预防祸患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审慎行事。 尾联“宁为田父弃,莫作楚人伤。”中,“田父”象征着质朴、纯真,“楚人”则代表了过于敏感和伤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宁愿像质朴的农夫一样被遗弃,也不要像楚人一样过于伤感。这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际遇的豁达态度,不因一时的得失而过于伤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各种意象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智慧和自我修养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人生种种挑战时,需要保持低调内敛、隐藏才华、耐心等待、预防祸患,同时也要豁达面对人生的得失。这些智慧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负连城美,须思韫椟藏。
辉山知禀异,被褐喻韬光。
吕钓时终至,虞求祸是防。
宁为田父弃,莫作楚人伤。
作者介绍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