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戊午喜罢和籴》 一例冉求增聚斂,几人阳子拙催科。

一例冉求增聚斂,几人阳子拙催科。

意思:一例冉求增加聚集,多少人阳子笨拙催科。

出自作者[宋]姚勉的《戊午喜罢和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引经据典,对那些只顾自己私利,不顾人民死活,甚至加重人民负担的官员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首联“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诗人质疑古代官员设立的初衷和实际效果。这里,“虎政”暗指那些苛政猛于虎的官吏,“设官”则象征着古代官员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治理好国家,维护人民的利益。然而,诗人却质疑这些官员是否真的达到了他们的初衷。 颔联“民今不足将谁足,籴本名和岂是和。”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问题。这里,“民不足”暗指人民生活困苦,“将谁足”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不顾人民疾苦,只顾自己私利的批判。“籴本名和”指的是官员为了表面上的“和气”,不顾实际情况,增加赋税,加重人民负担。 颈联“一例冉求增聚斂,几人阳子拙催科。”诗人用历史典故讽刺那些贪官污吏,如冉求之流,只会增加赋税,聚敛钱财。而阳子拙催科则是对那些清廉官员的讽刺,他们虽然表面上看似清廉,但实际上却无法真正解决人民的问题。 尾联“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诗人以自我反省的态度,反思自己是否也曾经做过那些贪官污吏,是否也曾经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加重人民的负担。诗人承认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行为,但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真正为民着想的官员的敬仰和赞扬。即使他们离开了官场,他们的贤名也将永存不朽。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为素材,通过讽刺和自我反省的方式,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批判和对真正为民着想的官员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
民今不足将谁足,籴本名和岂是和。
一例冉求增聚斂,几人阳子拙催科。
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

关键词解释

  • 阳子

    读音:yáng zǐ

    繁体字:陽子

    意思:(阳子,阳子)
    指伯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阳子骖乘,孅阿为御。”
      ▶司马贞索隐引张揖曰:“阳子,伯乐也。
      ▶孙阳字伯乐,秦穆公臣,善御者

  • 一例

    读音:yī lì

    繁体字:一例

    英语:in the same way; without exception

    意思:
     1.一律;同等。
      ▶《公羊传•僖公元年》:“臣子一例也。”

  • 催科

    读音:cuī kē

    繁体字:催科

    英语:levy tax

    意思:催收租税。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
      ▶宋·郑文宝《江南余载》上:“钱氏科敛酷惨,民欠升斗,必至徒刑。
      ▶汤悦、徐铉尝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