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郭筠仙浙江四首》 免走会须营窟穴,鸿飞原不计西东。

免走会须营窟穴,鸿飞原不计西东。

意思:避免走会要营造巢穴,鸿飞原不打算西东。

出自作者[清]曾国藩的《寄郭筠仙浙江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病多劳勤护措,嗟君此别太匆匆》是一首表达离别与人生感慨的诗。 首先,“一病多劳勤护措,嗟君此别太匆匆”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无奈。其中,“一病多劳”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此别太匆匆”则表达了离别之时的匆忙和不舍。 “二三知己天涯隔,强半光阴道路中”这句诗则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诗人与友人天各一方,只能通过书信来维系友情,而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免走会须营窟穴,鸿飞原不计西东”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豁达态度,不再为生活而奔波,就像鸿雁一样自由飞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读书识字知何益?赢得行踪似转蓬”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读书识字并不能带来实际的帮助,只能让诗人的行踪像转蓬一样漂泊不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对未来的豁达以及对人生的反思,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病多劳勤护措,嗟君此别太匆匆。
二三知己天涯隔,强半光阴道路中。
免走会须营窟穴,鸿飞原不计西东。
读书识字知何益?
赢得行踪似转蓬。
作者介绍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关键词解释

  • 鸿飞

    读音:hóng fēi

    繁体字:鴻飛

    英语:go away for some great undertakings

    意思:(鸿飞,鸿飞)

     1.鸿雁飞翔。
      ▶《诗•豳风•九罭

  • 西东

    读音:xī dōng

    繁体字:西東

    意思:(西东,西东)

     1.西方和东方。
      ▶汉·焦赣《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

  • 不计

    读音:bù jì

    繁体字:不計

    英语:except

    意思:
    1.不计较;不考虑。
    ▶《史记•张仪列传》:“大王贤其说而不计其实。夫从人朋党比周,莫不以从为可。”
    ▶《佛说阿阇世王经

  • 会须

    读音:huì xū

    繁体字:會須

    意思:(会须,会须)

     1.适逢需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 营窟

    读音:yíng kū

    繁体字:營窟

    意思:(营窟,营窟)

     1.上古时掘地或累土而成的住所。一说是相连的洞穴。
      ▶《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孔颖达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