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已师竹杖》 愿师勿弃置,珍之比灵寿。

愿师勿弃置,珍之比灵寿。

意思:我希望老师不要放弃,珍的比灵寿。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已师竹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竹子的赞美诗,通过对竹子的形态、质地、生长特性的描绘,表达了对竹子的敬仰和喜爱。 首段描述竹子的形态奇特,竹节瘦长,竹枝交错,竹叶青翠欲滴,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第二段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质地细腻光滑,竹节分明,形态奇特,给人一种高雅清新的感觉。 第三段则描述了竹子生长的特性,竹子丛生,枝叶交错,相互依偎,相互扶持,给人一种团结向上的感觉。 第四段则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之情,认为竹子与众不同,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自然界的产物。 第五段则讲述了作者对竹子的情感,认为竹子是师门的瑰宝,不应该被遗弃,应该被珍视和保护。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师门的忠诚和敬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已师杖奇竹,坐亦不去手。
循摩莹且腻,瘦骨何蚴蟉。
丛枝抱奇节,两两相对走。
寻常出孤梢,上下分左右。
如何此独异,在产固非偶。
师初得之谁,此实世未有。
不为师所用,亦共众植朽。
愿师勿弃置,珍之比灵寿。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灵寿

    读音:líng shòu

    繁体字:靈壽

    意思:(灵寿,灵寿)

     1.即椐。可为手杖及马鞭。
      ▶《山海经•海内经》:“灵寿实华。”
      ▶郭璞注:“灵寿,木名也,似竹,有枝节。”
      ▶三国

  • 弃置

    读音:qì zhì

    繁体字:棄置

    短语:不了了之 压 束之高阁 按 撂 闲置 搁

    英语:to throw away

    意思:(弃置,弃置)

     1.抛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