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丁谓之再奉使闽中》 绣衣直指东南夷,入奏风谣受圣知。

绣衣直指东南夷,入奏风谣受圣知。

意思:绣衣直指向东南少数民族,进奏歌谣接受圣人的智慧。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丁谓之再奉使闽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位官员在东南地区执行任务时的责任与离别之情。 首句“绣衣直指东南夷,入奏风谣受圣知”,描绘了这位官员身着绣衣,直指东南夷蛮之地,深入民间了解风土人情,并将所见所闻上奏皇帝。这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才干,也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持节又从三殿出,演纶还较一年迟”,描述了他在皇帝的命令下,再次出使三殿,传达皇帝的旨意。然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意味着他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朝中谬拜推贤表”,表达了他在朝廷中为推举贤能而写的表文并未得到应有的回应,这可能暗示了他的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 “江畔空吟惜别诗”,“惜别”二字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他可能在担心自己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是否能与下属和民众保持联系。 “郡印喧卑文会少,为君搔首落花时”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孤独和无奈。作为地方官员,他面临繁重的责任和压力,而与同僚和文人雅士的聚会又很少,这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在落花时节,他只能为君担忧,搔首叹息。 整首诗通过描绘这位官员的职责、离别之情、孤独和无奈,展现了他在执行任务时的艰辛和付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绣衣直指东南夷,入奏风谣受圣知。
持节又从三殿出,演纶还较一年迟。
朝中谬拜推贤表,江畔空吟惜别诗。
郡印喧卑文会少,为君搔首落花时。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圣知

    读音:shèng zhī

    繁体字:聖知

    意思:(圣知,圣知)
    见“圣智”。

    解释:1.见\"圣智\"。

    造句:文章一代喧高价,忠直三朝受圣知。

  • 风谣

    读音:拼音:fēng yáo

    风谣的解释

    古代指民谣或风俗歌谣。

    词语分解

    • 风的解释 风 (風) ē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
  • 绣衣

    读音:xiù yī

    繁体字:綉衣

    意思:(绣衣,绣衣)

     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
      ▶《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
      ▶《

  • 直指

    引用解释

    1.笔直指向;直趋。《周礼·考工记·轮人》:“辐也者,以为直指也。” 贾公彦 疏:“入轂入牙,并须直指,不邪曲也。”《后汉书·朱儁传》:“故相率厉,简选精悍,堪能深入,直指 咸阳 。”《隋书·赵煚传》:“请从 河北 ,直指 太原 ,倾其巢穴,可一擧以定。”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布帆一片,直指 河间 。” 毛泽东 《如梦令·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