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隐逸之期约。《文选·谢灵运<富春渚>诗》:“平生协幽期,沦躓困微弱。” 吕延济 注:“往时已有幽隐之期,但以沉顿,困於微弱,常不能就。” 南朝 梁 沉约 《答沉麟士书》:“冀幽期可託,克全素履。”
2.隐秘或幽雅的约会。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 石 ( 黄石公 )幽期而知贤, 张 ( 张良 )揣景而示信。”
读音:huān yán
繁体字:歡言
意思:(欢言,欢言)欢乐地叙谈。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宋·梅尧臣《思归赋》:“或静默以终日,或欢言以对友。”
读音:yì lǐ
繁体字:意理
意思: 1.犹义理。 ▶《三国志•蜀志•王平传》:“﹝王平﹞口授作书,皆有意理。” ▶清·赵翼《瓯北诗话•韦苏州》:“韦苏州同时人刘太真与韦书曰:‘宋·齐间沈、谢、吴、
读音:yān tǐng
繁体字:煙艇
意思:(烟艇,烟艇)烟波中的小舟。 ▶唐·杜甫《八哀诗•故右僕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再读徐孺碑,犹思理烟艇。”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