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马世功豁野堂》

欢言赴幽期,作意理烟艇。
曳缆松篁阴,未觉心地迥。
舍舟登爽垲,微步水云净。
扶舆登斯堂,遐眺方一骋。
开轩纳野色,秋思浩千顷。
心随片云远,目送孤鸿影。
坐久襟宇宽,万事讵容省。
永愿陪清游,栖身白鸥境。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清雅、宁静的感觉,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通过运用丰富生动的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深深敬仰和欣赏,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欢言赴幽期,作意理烟艇。”开篇两句,诗人以欢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赴幽期(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激动。同时,也引出了下文中将要描述的自然景色。 “曳缆松篁阴,未觉心地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拖动船缆穿过松竹林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的内心宁静和超脱。 “舍舟登爽垲,微步水云净。”诗人舍舟登岸,步行在清爽高远的地方,微步于水云之间,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欣赏。 “扶舆登斯堂,遐眺方一骋。”诗人登上高堂,远眺四方,心情得以尽情驰骋,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和欣赏。 “开轩纳野色,秋思浩千顷。”诗人打开窗户,接纳野外的景色,秋天的思绪浩渺无边,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 “心随片云远,目送孤鸿影。”诗人的心随着片云飘向远方,目送着孤独的鸿雁飞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坐久襟宇宽,万事讵容省。”诗人坐久了,胸怀变得宽广,万事都能容纳,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修养和超脱精神。 “永愿陪清游,栖身白鸥境。”诗人表达了自己永远愿意陪伴在清静的自然中,栖身于白鸥的境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诗歌意象生动,语言流畅,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清雅、宁静的美感。
创作背景
《题马世功豁野堂》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作者左补之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灵感。其次,马世功的豁野堂可能是一个具有独特景致和氛围的地方,激发了左补之的创作欲望。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马世功豁达胸襟和野逸情趣的赞赏,同时也展现出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上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幽期 秋思 栖身
相关诗词
  • 1
    [明]
    我从夷门来,送君金陵去。
    野馆离筵春昼晴,杨花茫茫几千树。
    风吹乱扑金樽飞,行人且解碧罗衣。
    鸣筝送酒劝君醉,明日出门知者稀。
  • 2
    [唐]
    结构立嘉名,轩窗四面明。
    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
    池际龟潜戏,庭前药旋生。
    树深檐稍邃,石峭径难平。
    道旷襟情远,神闲视听精。
    古今功独出,大小隐俱成。
    曙雨新苔色,秋风长桂声。
    携诗就竹写,取酒对花倾。
    古寺招僧饭,方塘看鹤行。
    人间无此贵,半仗暮归城。
  • 3
    [明]
    高卧沧洲惊岁晚,幽栖白画自闲情。
    山中麋鹿逢人惯,树底鸥凫戏浪轻。
    修竹苍苍风阁倚,浮云片片野堂明。
    故人冀北伤千里,忽听关河朔雁声。
左璵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