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人归金华》 拟从别后题书寄,又怕征鸿未可冯。

拟从别后题书寄,又怕征鸿未可冯。

意思:拟从分手后题书寄,又怕征鸿不能冯。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送人归金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此去金华水作程,扁舟定是过严陵”,诗人即将启程前往新的目的地金华,他乘坐的小船将经过严陵这个地方。严陵,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点,诗人或许对其有所期待或怀有某种情感。 “高山蔽日寒多雾,浅濑通潮夜不冰。”这里描绘了严陵地区的自然景象,高山、雾气、浅滩和潮汐,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描绘,不仅展示了严陵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此处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汉代丝风应自咏,故乡三洞与谁登。”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新环境充满期待。丝风,可能是指故乡的风物或者文化,而三洞,可能是指故乡的某个地方或者景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憧憬。 “拟从别后题书寄,又怕征鸿未可冯。”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和矛盾。他打算在分别后写信寄给故乡的亲友,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同时又害怕无法与远方的亲友取得联系。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期待、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它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此去金华水作程,扁舟定是过严陵。
高山蔽日寒多雾,浅濑通潮夜不冰。
汉代丝风应自咏,故乡三洞与谁登。
拟从别后题书寄,又怕征鸿未可冯。

关键词解释

  • 征鸿

    读音:zhēng hóng

    繁体字:徵鴻

    意思:(征鸿,征鸿)
    即征雁。
      ▶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宋·陈亮《好事近》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 未可

    读音:wèi kě

    繁体字:未可

    意思:
     1.不可。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
      

  • 题书

    读音:tí shū

    繁体字:題書

    意思:(题书,题书)
    写信。
      ▶唐·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诗:“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解释:1.写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