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
意思:年轻人嘻嘻哈哈老人悲伤,还记得二帝流亡时。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大梁老人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为题材,通过描绘大梁少年与乌虖国君之间的仇恨,表达了对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忧虑和对二帝蒙尘的悲愤。
首句“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胡结束”描绘了场景和人物,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穿着胡人的服饰,为接下来的故事铺垫了背景和人物形象。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这句诗通过少年和老人的对比,表达了二帝蒙尘的悲愤和痛苦,同时也揭示了二帝蒙尘的历史背景。
“乌虖国君之雠通百世,无人按剑决大议。”这句诗描绘了乌虖国君与唐朝之间的仇恨,这种仇恨已经延续了百世,但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反映了唐朝在处理突厥问题上的无奈和无力。
“何当偏师缚颉利,一驴驮载送都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颉利的愤怒和对唐朝胜利的期待。诗人希望唐朝能够派遣偏师擒获颉利,并将其押送到都市接受审判。这反映了诗人对唐朝胜利的渴望和对突厥问题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描绘场景、人物和情感,表达了对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忧虑和对二帝蒙尘的悲愤。诗人通过描绘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展现了唐朝在处理突厥问题上的无奈和无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唐朝胜利的期待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历史反思意味,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