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梁老人行》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

意思:年轻人嘻嘻哈哈老人悲伤,还记得二帝流亡时。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大梁老人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为题材,通过描绘大梁少年与乌虖国君之间的仇恨,表达了对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忧虑和对二帝蒙尘的悲愤。 首句“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胡结束”描绘了场景和人物,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穿着胡人的服饰,为接下来的故事铺垫了背景和人物形象。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这句诗通过少年和老人的对比,表达了二帝蒙尘的悲愤和痛苦,同时也揭示了二帝蒙尘的历史背景。 “乌虖国君之雠通百世,无人按剑决大议。”这句诗描绘了乌虖国君与唐朝之间的仇恨,这种仇恨已经延续了百世,但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反映了唐朝在处理突厥问题上的无奈和无力。 “何当偏师缚颉利,一驴驮载送都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颉利的愤怒和对唐朝胜利的期待。诗人希望唐朝能够派遣偏师擒获颉利,并将其押送到都市接受审判。这反映了诗人对唐朝胜利的渴望和对突厥问题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描绘场景、人物和情感,表达了对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忧虑和对二帝蒙尘的悲愤。诗人通过描绘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展现了唐朝在处理突厥问题上的无奈和无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唐朝胜利的期待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历史反思意味,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胡结束。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
乌虖国君之雠通百世,无人按剑决大议。
何当偏师缚颉利,一驴驮载送都市。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二帝

    读音:èr dì

    繁体字:二帝

    意思:
     1.指唐尧与虞舜。
      ▶《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唐·孔颖达疏:“此禹能以文德教命布陈于四海,又能敬承尧·舜,外布四海,内承二帝,言其道周备。”
      ▶

  • 蒙尘

    读音:meng chen

    繁体字:蒙塵

    英语:Be exposed to wind and dust. (figuratively) The emperor flees the capital because of the turmoil

  • 嘻笑

    读音:xī xiào

    繁体字:嘻笑

    英语:te-hee

    意思:
     1.强笑。
      ▶《汉书•灌夫传》:“夫行酒,至蚡,蚡膝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毕之!’”颜师古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 老人

    读音:lǎo rén

    繁体字:老人

    短语:老辈 长者 长辈 先辈 老前辈 尊长 前辈

    英语:old people

    意思:
     1.老年人。
      ▶《左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