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崔沔》 事亡忍废礼,不复问疏亲。

事亡忍废礼,不复问疏亲。

意思:事情没有忍心废弃礼仪,不再询问远房亲戚。

出自作者[宋]林同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崔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描述一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忆昨升堂拜,何曾有杂宾”描绘了诗人回忆过去与逝去亲人团聚的场景,每一次的升堂拜见,都是那么的纯粹,没有其他宾客的打扰。诗人用“何曾”一词,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怀念,对那种纯粹情感的珍视。 第二句“事亡忍废礼,不复问疏亲”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和感慨。诗人说,面对亲人的离世,不忍心违背礼节,但也不再追问疏远的亲戚。这一句中,“事亡”指的是逝去的亲人,“忍废礼”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尊重和怀念,“不复问疏亲”则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过去与逝去亲人的亲密关系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纯真情感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在语言上,这首诗用词简练,情感深沉,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细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运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如“升堂拜”、“礼”、“疏亲”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昨升堂拜,何曾有杂宾。
事亡忍废礼,不复问疏亲。

关键词解释

  • 疏亲

    读音:shū qīn

    繁体字:疏親

    意思:(疏亲,疏亲)
    疏远与亲近。
      ▶宋·司马光《兴宗南园草盛不剪僕过而爱之为诗以赠》:“岂无旧桃李,芜杂与之均,谓言彼草木,于我奚疏亲?”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