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申孝子世宁》 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

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

意思:到孝感应天地的运动,白天没有阳光河流涌。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赠申孝子世宁》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战乱时期百姓的苦难和孝行。 首先,诗中描绘了烈日当空,叛将横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场景。“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状,鲜血染红了溪水,房屋燃烧的火焰照亮了鹅湖峰。 接着,诗中描述了百姓在危难中的坚韧和孝行。“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 妻子在丈夫死亡后没有哭泣,母亲在失去孩子后也没有放弃。这些细节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孝道的传承。 然后,诗中赞扬了申公老人家的仁爱和无私。“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 尽管申公老人卧病在床,但他仍然不忘救助他人,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汝名长不磨。” 尽管面临困境,但人们仍然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赞美孝行和生命的意义,希望诗中的主人公能够名垂青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展示了战乱时期百姓的苦难和孝行,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
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
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
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
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
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
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
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世宁孝行何高高,慨慷性命轻鸿毛。
尔时自欲赴黄壤,欣然延颈迎霜刀。
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
三刀不死古今稀,一命自有神灵拥。
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汝名长不磨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百川

    读音:bǎi chuān

    繁体字:百川

    意思:江河湖泽的总称。
      ▶《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晋·成公绥《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于黄河。”
      ▶唐·李白《公无渡河》

  • 孝感

    读音:xiào gǎn

    繁体字:孝感

    意思:旧谓孝行的感应。
      ▶《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幙,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

  • 至孝

    引用解释

    谓极尽孝道。《礼记·祭义》:“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楷 ( 李楷 )字 公超 , 河 南人,以至孝称,栖迟山泽,学无不贯,徵聘皆不就。”《北齐书·元孝友传》:“崇壮丘陇,盛饰祭仪,邻里相荣,称为至孝。”

    读音:zhì xiào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