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倡妇行》 山西长落日,塞北久无春。

山西长落日,塞北久无春。

意思:山西长落天,塞北很久没有春天。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倡妇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边地妇女的口吻写成,通过她的自述,生动地描绘了边疆地区戍人生活的艰辛和凄凉。 首联“十年倡家妇,三秋边地人”,直接点明妇女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她是一位在倡家(指歌楼舞馆)为生的女子,却不幸地被嫁到了边疆地区。这里的“十年”和“三秋”都是对时间流逝的暗示,暗示了她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许多生活的变化和苦难。 颔联“红妆楼上歇,白发陇头新”,描绘了她的生活状态。她在高楼上失去了往日的红妆,却在陇头(边塞)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一转变暗示着她已经从一个青春年华的女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妇。 颈联“夜夜风霜苦,年年征戍频”,进一步描绘了她的生活环境。她每天都要面对风霜严寒的侵袭,而戍守边疆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这进一步强调了边疆地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尾联“空馀千里月,照妾两眉嚬”,通过描绘月色下的女子形象,表达了她的孤独和哀怨。她只能看着空中的月光,却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独自承受着生活的苦难。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边疆妇女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战争和苦难的深深同情。同时,也通过她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苦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年倡家妇,三秋边地人。
红妆楼上歇,白发陇头新。
夜夜风霜苦,年年征戍频。
山西长落日,塞北久无春。
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辛。
胡兵屡攻战,汉使绝和亲。
消息如瓶井,沉浮似路尘。
空馀千里月,照妾两眉嚬。
作者介绍 朱熹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塞北

    读音:sài běi

    繁体字:塞北

    英语:north to the Great Wall; beyond the Great Wall

    意思: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后汉书•袁安

  • 山西

    读音:shān xī

    繁体字:山西

    英语:Shanxi

    意思:
     1.山的西坡。
      ▶《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
      ▶邵晋涵正义:“山西暮乃见日,故曰夕阳,山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