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莫把丰姿比杨柳,愁多萧飒恐先衰。

莫把丰姿比杨柳,愁多萧飒恐先衰。

意思:莫把姿容和杨柳,愁多萧萧飒飒的风声恐怕先衰。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每看摇落即成悲,况在漂零与别离》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悲秋情感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看到秋天的落叶时产生的悲伤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源于自身的漂泊与离别,也因为特定的时间和环境。 首联“每看摇落即成悲,况在漂零与别离”直接点明主题,描绘了作者看到落叶飘零的景象时产生的悲伤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源于自身的孤独和漂泊,也因为与亲友的离别而更加深刻。 颔联“为客偶当鲈美处,思兄正值雁来时”表达了作者在异地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作者在这里恰逢鲈鱼肥美的季节,但只能独自品尝,思念远方的亲人。同时,他也正逢大雁南飞的时节,思念兄弟的情感更加浓烈。 颈联“天边暝为秋阴早,江上寒因岁闰迟”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暝”、“阴”等词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阴沉和寒冷的感受。而“岁闰迟”则表达了时间的滞留感,使得秋天的景象更加漫长和难以消逝。 尾联“莫把丰姿比杨柳,愁多萧飒恐先衰”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作者不将他们比作杨柳,因为杨柳只是暂时的繁华,而他们则可能因为忧愁过多而先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悲观。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离别、时间流逝和青春不再的感慨和无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非常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每看摇落即成悲,况在漂零与别离。
为客偶当鲈美处,思兄正值雁来时。
天边暝为秋阴早,江上寒因岁闰迟。
莫把丰姿比杨柳,愁多萧飒恐先衰。
¤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萧飒

    读音:xiāo sà

    繁体字:蕭颯

    英语:desolate; bleak

    意思:(萧飒,萧飒)

     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唐·陈羽《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

  • 丰姿

    读音:fēng zī

    繁体字:豐姿

    英语:fine bearing

    意思:风度仪态。
      ▶《太平广记》卷三三一引唐·牛肃《纪闻•道德里书生》:“有贵主,年二十余,丰姿绝世。”
      ▶《西

  • 杨柳

    解释

    杨柳 yángliǔ

    (1) [poplar and 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willow]∶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l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