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四贤一不肖诗·右余安道》 耳闻心虑朝家事,螭头比奏帝曰都。

耳闻心虑朝家事,螭头比奏帝曰都。

意思:听到了心思朝家里的事,螭头比上奏皇帝说都。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右余安道》

全文创作背景

《四贤一不肖诗·右余安道》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当时蔡襄担任了宰相的职务,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反对贪污腐败,因此受到了一些官员的排挤和攻击。 在这首诗中,蔡襄以自己为代表,赞扬了四位贤人(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的品德和才华,同时也批评了一个不肖之人(即王安石)。蔡襄认为这四位贤人的思想和作品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而王安石则因为其变法政策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反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关切和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政治宣言和文化宣言,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政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首襟韵孤。
词科判等屡得隽,呀然鼓焰天地罏。
三年待诏处京邑,斗粟不足荣妻孥。
耳闻心虑朝家事,螭头比奏帝曰都。
校书计课当序进,丽赋集仙来显塗。
诰墨未乾寻已夺,不夺不为君子儒。
前日希文坐言事,手提敕教东南趋。
希文鲠亮素少与,失势谁复能相扶。
崭然安道生头角,气虹万丈横天衢。
臣靖胸中有屈语,举嗌不避萧斧诛。
使臣仲淹在庭列,日献陛下之嘉谟。
刺史荣官虽重寄,奈何一郡卷不舒。
言非由位固当罪,随漕扁舟尽室俱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耳闻

    读音:ěr wén

    繁体字:耳聞

    英语:hear of; hear about

    意思:(耳闻,耳闻)
    听说,听到。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鬼非目睹,语非耳闻,恍惚

  • 家事

    读音:jiā shì

    繁体字:家事

    英语:housework

    意思:
     1.古代指大夫家族内部的事务,后渐渐用以泛指家庭事务。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

  • 心虑

    读音:xīn lǜ

    繁体字:心慮

    意思:(心虑,心虑)
    思虑;神思。
      ▶《列子•仲尼》:“修一身,任穷达;知去来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
      ▶北魏·杜弼《檄梁文》:“凿其耳目,易其心虑。”
      ▶

  • 朝家

    读音:cháo jiā

    繁体字:朝家

    意思:
     1.国家;朝廷。
      ▶《后汉书•应劭传》:“鲜卑隔在漠北……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计获事足,旋踵为害。是以朝家外而不内,盖为此也。”
      ▶李贤注:“朝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