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四贤一不肖诗·右余安道》

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首襟韵孤。
词科判等屡得隽,呀然鼓焰天地罏。
三年待诏处京邑,斗粟不足荣妻孥。
耳闻心虑朝家事,螭头比奏帝曰都。
校书计课当序进,丽赋集仙来显塗。
诰墨未乾寻已夺,不夺不为君子儒。
前日希文坐言事,手提敕教东南趋。
希文鲠亮素少与,失势谁复能相扶。
崭然安道生头角,气虹万丈横天衢。
臣靖胸中有屈语,举嗌不避萧斧诛。
使臣仲淹在庭列,日献陛下之嘉谟。
刺史荣官虽重寄,奈何一郡卷不舒。
言非由位固当罪,随漕扁舟尽室俱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南方之强君子居为主线,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士人在社会中的奋斗历程。诗中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士人的赞美和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无奈。 首联“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首襟韵孤。”描绘了主人公的坚韧和独立,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士人的敬仰之情。颔联“词科判等屡得隽,呀然鼓焰天地罏。”则通过描述主人公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获得优异成绩,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士人的才华的赞赏。颈联“三年待诏处京邑,斗粟不足荣妻孥。”则描绘了主人公在京城的艰难生活,表达了对他的同情。 随后,诗中通过描述主人公在朝中的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同情。他虽然身处高位,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为朝廷献言献策。然而,由于社会的不公和无奈,他不得不面对种种困境和挫折。诗中通过“前日希文坐言事,手提敕教东南趋”等句,表达了对主人公遭遇的不公和无奈的感慨。 最后,诗中描绘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崭然安道生头角,气虹万丈横天衢。他虽然身处低位,但胸中有屈语,为朋友伸张正义。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士人的赞美和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四贤一不肖诗·右余安道》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当时蔡襄担任了宰相的职务,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反对贪污腐败,因此受到了一些官员的排挤和攻击。 在这首诗中,蔡襄以自己为代表,赞扬了四位贤人(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的品德和才华,同时也批评了一个不肖之人(即王安石)。蔡襄认为这四位贤人的思想和作品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而王安石则因为其变法政策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反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关切和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政治宣言和文化宣言,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政治态度。
诗词关键字: 君子 失势 使臣
相关诗词
  • 1
    [清]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2
    [汉]
    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
    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
    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
    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
  • 3
    [魏晋]
    种瓜东井上。
    冉冉自踰垣。
    与君新为婚。
    瓜葛相结连。
    寄托不肖躯。
    有如倚太山。
    兔丝无根株。
    蔓延自登缘。
    萍藻托清流。
    常恐身不全。
    被蒙丘山惠。
    贱妾执拳拳。
    天日照知之。
    想君亦俱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