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溪口广慈寺》 云外轩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

云外轩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

意思:云外门窗切斗牛,自由自在地三伏也生秋。

出自作者[宋]元绛的《题溪口广慈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云外轩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青山屈曲无重数,俱束溪光款款流》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表达清凉感受的诗。 首句“云外轩窗切斗牛”,诗人以轩窗切斗牛的景象来描绘云外之远,给人一种高远清旷之感,仿佛身处云端之外。此句切合题目的“云外”,也透露出轩窗之外的夏日景象,让人心生向往。 “翛然三伏亦生秋”中的“翛然”一词,形容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清凉之意。三伏天热得让人感到烦躁,但诗人却能从中感受到清凉,仿佛三伏天也变得清爽起来。 “青山屈曲无重数”一句,诗人以“屈曲”形容山路的曲折,同时也用“无重数”来形容山峰之多,给人一种层峦叠翠、翠峰如画之感。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山间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一句“俱束溪光款款流”,诗人以“溪光”来描绘溪水之清澈,以“款款流”来形容溪水之缓缓流动,给人一种宁静、悠然之感。这句诗描绘了夏日溪边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云外轩窗、夏日山景、溪边美景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清凉世界的向往和享受,给人一种清凉、悠然之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外轩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
青山屈曲无重数,俱束溪光款款流。
作者介绍
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丰六年卒,年76,谥“章简”。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

关键词解释

  • 三伏

    读音:sān fú

    繁体字:三伏

    英语:dog days

    意思:
     1.即初伏、中伏、末伏。农历夏至后第三庚日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斗牛

    读音:dòu niú

    繁体字:鬥牛

    短语:斗鸡

    英语:bullfight

    意思:(参见斗牛)

     1.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

  • 云外

    读音:yún wài

    繁体字:雲外

    意思:(云外,云外)

     1.指高空。
      ▶隋·李播《天象赋》:“动则飞跃于云外,止则盘萦于汉·沂。”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摺:“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

  • 轩窗

    读音:xuān chuāng

    繁体字:軒窗

    意思:(轩窗,轩窗)
    窗户。
      ▶唐·孟浩然《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唐·李商隐《利州江潭作》诗:“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水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