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出火时桑正沃,秧抽颖处麦还成。
意思:蚕起火时桑正沃,抽题处麦子回成秧。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太庙至斋》
全文创作背景
《太庙至斋》是宋代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洪咨夔担任了太常寺丞,负责管理国家祭祀事务。在一次前往太庙举行祭祀活动之前,洪咨夔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描绘了洪咨夔在太庙前斋戒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国家祭祀活动的虔诚和敬畏之情。首句“太庙至斋”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洪咨夔在太庙前的斋戒。接下来的两句“衣冠肃肃,剑佩锵锵”,形象地描绘了洪咨夔身着整齐的衣冠,佩戴着铮亮的剑佩,显得庄重肃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洪咨夔对国家祭祀活动的敬重之心。
接下来的两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则描绘了当时的季节和景色。天空高远,云彩淡薄,南飞的大雁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这里的“南飞雁”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暗示了洪咨夔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京城任职的心情。
最后一句“念君客游思故乡”,表达了洪咨夔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他身在异乡,为国家效力,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人。这句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
总的来说,《太庙至斋》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洪咨夔在太庙前斋戒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国家祭祀活动的虔诚和敬畏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忠诚于国家、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