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魏中丞还河北》 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

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

意思:辛勤军旅事,雪下护羌营。

出自作者[唐]皇甫冉的《送魏中丞还河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是一首描绘和赞美了军旅生涯的诗。通过对诗中主人公从贵公子到军人的转变,展现了主人公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 首两句“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诗人以惊讶的语气描绘了主人公的身份转变。前句“宁知贵公子”描绘了主人公原本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后句“本是鲁诸生”则揭示了他的另一面,他曾是儒家的学生,受过传统的教育。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的丰富性格和人生转变。 接下来的两句“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描绘了主人公在军旅生涯中的经历。他曾为国家效力,经历了战争的风尘,也曾在军队中担任重要的职务,享受着荣耀和荣誉。这两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军旅生涯的热爱。 “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这两句则描绘了主人公在军旅生涯中的辛勤付出和奉献精神。他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守岗位,保护着边疆的安宁。这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从贵公子到军人的转变,展现了主人公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点,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对军旅生涯的热爱。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描绘,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
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
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
作者介绍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

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

关键词解释

  • 辛勤

    读音:xīn qín

    繁体字:辛勤

    英语:hardworking

    意思:
     1.辛苦勤劳。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躬监门之劳役,怀损命之辛勤,然后可以惠流苍生,道洽海外哉。”<

  • 戎旅

    引用解释

    军旅;兵事。 三国 魏 曹丕 《与张郃诏》:“今将军外勤戎旅,内存国朝。”《北史·司马侃传》:“少果勇,未弱冠,便从戎旅。”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我有笔阵与词锋,可以偃干戈而息戎旅。”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唐 世,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採访处置使,治於所部之都。既又改为观察,其戎旅之地,即置节度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