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 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

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

意思: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描绘一个曾经繁华的地点变为衰草遍地,曾经的居民被迫离开,而新的居民来到这里追求隐逸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首句“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描绘了一个曾经繁荣的地方现在已经衰败的景象。延陵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是繁华的地方,而现在却只剩下衰草遍地。诗人通过问路于茅山,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 “鸡犬驱将去,烟霞拟不还。”描绘了曾经的人们被迫离开这个地方,而新的居民来到这里,追求隐逸生活。鸡犬声声,驱将而去,暗示了曾经的繁华已经不再。烟霞拟不还,表达了新居民对这里烟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新家彭泽县,旧国穆陵关。”描绘了新居民在新的地方建立新家,而旧的地方仍然是历史的痕迹。彭泽县是陶渊明隐逸的地方,诗人以此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处处逃名姓,无名亦是闲。”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逃名姓,是对名利的淡泊,无名亦是闲,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
鸡犬驱将去,烟霞拟不还。
新家彭泽县,旧国穆陵关。
处处逃名姓,无名亦是闲。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延陵

    读音:yán líng

    繁体字:延陵

    英语:Yanlin

    意思:
     1.古邑名。
      ▶春秋·吴邑,公子季札因让国避居(一说受封)于此。故址在今江苏·常州市。
      ▶《公羊传•襄公

  • 茅山

    读音:máo shān

    繁体字:茅山

    英语:Maoshan Mountain

    意思:山名。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原名句曲山。相传有汉·茅盈与弟衷·固采药修道于此,因改名茅山。
      ▶《南史•隐逸传

  • 衰草

    读音:shuāi cǎo

    繁体字:衰草

    意思:枯草。
      ▶南朝·梁·沈约《岁暮愍衰草》诗:“愍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迳中,寒荄不可识。”
      ▶宋·陆游《秋晚思梁益旧游》诗:“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