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莺莺歌》 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

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

意思: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莺莺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动画面和细腻情感的诗歌。通过鲜明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 首句“伯劳飞迟燕飞疾”,以伯劳和燕子的飞行速度对比,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既有燕子的轻盈疾飞,又有伯劳的沉稳迟缓,形成鲜明的对比。次句“垂杨绽金花笑日”,则进一步以垂杨和金花来描绘春天的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位名为莺莺的娇女。“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娅鬟年十七”,通过“绿窗”和“金雀”等词汇,描绘了莺莺的华丽和娇美。而“娅鬟年十七”则点明了她的年轻和活力。 然后,诗人借用“黄姑上天阿母在”的形象比喻,暗示了莺莺被束缚在深闺中的孤独和无奈。“寂寞霜姿素莲质”一句,以素莲比喻莺莺,展现了她高洁、孤独的品格。 最后两句“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则以重重的寺门和不曾踏出的芳草花径,进一步强调了莺莺被深深束缚的处境,让人感受到她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以春天的生机和繁花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位被束缚在深闺的娇女形象,展现了诗人的深深关怀和无奈之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同时也伴随着束缚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伯劳飞迟燕飞疾,垂杨绽金花笑日。
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娅鬟年十七。
黄姑上天阿母在,寂寞霜姿素莲质。
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不曾

    读音:bù céng

    繁体字:不曾

    短语: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

    英语:never

    意思:未曾,没有。
      ▶南朝·宋·刘义庆《

  • 重关

    读音:zhòng guān

    繁体字:重關

    英语:series of fortified passes

    意思:(重关,重关)
    I
    险要的关塞。
       ▶康有为《过虎门》诗:“粤海重关

  • 萧寺

    读音:xiāo sì

    繁体字:蕭寺

    意思:(萧寺,萧寺)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李贺《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