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丁未春五首》 六十一翁无出理,孤山长寄梦魂中。

六十一翁无出理,孤山长寄梦魂中。

意思:六十一岁老翁没有出理,孤山长寄梦魂中。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丁未春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 首句“端平淳祐两匆匆,过眼光阴掣电同”直接描绘了时间匆匆流逝,如同闪电一般。端平、淳祐,是纪年的年号,诗人用这两个年号,暗示了自己在时间的长河中已经度过了不短的岁月。 “六十一翁无出理,孤山长寄梦魂中”这两句则更深一层,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诗人已经六十一岁,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梦中。 “无出理”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他或许在政治上未能尽展才华,或许在子女教育上未能尽心尽力,总之,他感到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长寄梦魂中”则表达了他的希望和期待,他仍然在梦中寻求实现理想的途径,这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过去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时光飞逝和人生衰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端平淳祐两匆匆,过眼光阴掣电同。
六十一翁无出理,孤山长寄梦魂中。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孤山

    读音:gū shān

    繁体字:孤山

    英语:inselberg

    意思: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林逋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孤山处士。
      ▶孤山北麓有

  • 梦魂

    读音:mèng hún

    繁体字:夢魂

    意思:(梦魂,梦魂)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刘希夷《巫山怀古》诗:“穨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晏几道《鹧鸪天》词:“春悄

  • 无出

    读音:wú chū

    繁体字:無出

    意思:(无出,无出)

     1.别出去。
      ▶《左传•哀公十一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
      ▶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
     
     2.不要交纳。

  • 山长

    读音:shān cháng

    繁体字:山長

    英语:Shanzhang

    意思:(山长,山长)

     1.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唐代刺史孙丘于阆州·古·台山置学舍,延尹恭初为山长;五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