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捣衣篇》 夜迢迢,草白露,寒衣未曾絮。

夜迢迢,草白露,寒衣未曾絮。

意思:夜迢迢,草白露,冷衣未曾絮。

出自作者[明]蔡羽的《捣衣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清冷的秋夜图,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夜迢迢,草白露,寒衣未曾絮”,描绘了夜色的寒冷和露水的凝重,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寂寥。接着,“碧杵白玉床,桂花新水香”,这里用到了许多美好的意象,碧杵、白玉床、桂花、新水香,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清雅而温馨的环境,似乎暗示主人公在等待什么人或者期待什么事情。 “长廊曳屟踏月光”这句,描绘了主人公在长廊上踏着月光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寂静而清冷的氛围。 “莎鸡出户萤入房,金井梧桐生夜凉”,这两句描绘了秋夜的虫鸣和萤火,进一步烘托出秋夜的静谧和清凉。 “凉风起,声转促,绣阁琼窗灭红烛”,风声转变,绣阁琼窗的红烛被熄灭,进一步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凄凄玉关情,秋来乱心曲”,这句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思乡之情,玉关即玉门关,代指边塞。 “乱心曲,其奈何?银河咫尺愁风波,何况桑乾道路多”,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无奈和忧虑,对远方的思念和担忧,以及对于道路的艰难的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清冷的秋夜,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通过环境的渲染和人物的内心描绘,这首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迢迢,草白露,寒衣未曾絮。
碧杵白玉床,桂花新水香,长廊曳屟踏月光。
莎鸡出户萤入房,金井梧桐生夜凉。
凉风起,声转促,绣阁琼窗灭红烛。
凄凄玉关情,秋来乱心曲。
乱心曲,其奈何?
银河咫尺愁风波,何况桑乾道路多。

关键词解释

  • 寒衣

    读音:hán yī

    繁体字:寒衣

    英语:winter clothing

    意思:
     1.御寒的衣服。
      ▶晋·陶潜《拟古》诗之九:“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唐·梁洽《金剪刀赋》:“及其春

  • 白露

    读音:bái lù

    繁体字:白露

    短语:大暑 春分 小满 立夏 清明 霜冻 大雪 小雪 大寒 小暑 立秋 芒种 雨水 夏至 霜降 寒露 冬至 立春 秋分 惊蛰

    英语:White

  • 迢迢

    读音:tiáo tiáo

    繁体字:迢迢

    短语:不远千里 遥 遥遥 十万八千里 万水千山 天各一方 千里迢迢 遐 天涯海角 天南海北

    英语:far away

    意思:

  • 未曾

    读音:wèi zēng

    繁体字:未曾

    短语:远非 罔 毋 绝非 从不 莫 靡 从未

    英语:ne\'er

    意思:不曾。
      ▶《墨子•亲士》:“缓贤忘事,而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