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乐学士知舒州》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意思:仙人山常常独自去,墨客自己忘记忧愁。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送乐学士知舒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在同安郡的美好游历,感叹时光荏苒,劳生白头,但依然向往那时的生活和风光。 首联“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作者回忆在同安郡的美好时光,但当时并未察觉那是如此美好的游历。颔联“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作者常常独自前往仙山,享受那里的宁静和自然风光,而文人墨客则在这里忘却烦恼。颈联“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作者感叹时光荏苒,劳生白头,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尾联“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作者羡慕友人能够驱遣车马,前往同安郡游历,同时也能在清流中漱洗。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同安郡的美好回忆和对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时光荏苒、劳生白头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 此外,诗中的“仙山”、“骚客”、“清流”、“短歌”等意象,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同时,“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等诗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同安郡独特民俗和风光的赞美。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同安郡的美好和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
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
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骚客

    读音:sāo kè

    繁体字:騷客

    短语:诗人

    英语:poet

    意思:(骚客,骚客)

     1.诗人,文人。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昔文章既作,比

  • 仙山

    读音:xiān shān

    繁体字:仙山

    意思:
     1.仙人居住的山。
      ▶唐·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2.比喻远离市廛的幽静

  • 忘忧

    读音:wàng yōu

    繁体字:忘憂

    意思:(忘忧,忘忧)

     1.忘却忧愁。
      ▶《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