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旅次文水县喜遇李少府》 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

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

意思:当你三天取消行程,一个县官员是酒朋。

出自作者[唐]施肩吾的《旅次文水县喜遇李少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是作者借写与一县官人喝酒忆襄阳同醉的往事,巧妙地包含了对贪官污吏的讽刺和对清廉官员的赞扬。 首句“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短短两句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个贪杯贪色的县官形象。他因为一个县官要来喝酒,就放弃了行程,滞留下来,足见其贪杯;更进一步,他因为一个县官的到来而放弃了公务,足见其无能。这样的描写,既揭示了官吏的丑态,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错误评价标准。 “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两句则描绘出另一幅画面:在尚书坐上,官员们纷纷拿出银制的酒杯,以示对清廉官员的赞赏和尊重。这不仅是对清廉官员的赞扬,也是对贪官污吏的讽刺。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对贪官污吏的鄙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描绘两个不同的画面,表达了对贪官污吏和清廉官员的不同态度和评价。同时,也借此讽刺了当时社会的官场风气,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扬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讽刺和赞扬并存的诗歌,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贪官污吏和清廉官员的不同态度和评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
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
作者介绍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希圣,号东斋。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杭州第一位状元。生于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招贤德乡(新登县,今富阳洞桥镇贤德村,因民国18年(1929)划区,建立乡镇制。新登县招贤、招德两乡划归分水县,1961年8月10日,恢复富阳县建制。原富阳、新登两县行政区域和分水贤德公社原合并重置富阳县,故有分水县人一说)。是集诗人、道学家、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

早年读书分水五云山、龙门等地。元和二年(807)举进士,知贡举太常少卿李建试之《太羹不和赋》、《早春茂雪诗》,以第13人及第。然淡于名利,不待授官,即东归。临行,张籍等著名文士为之赋诗饯行,传为韵事,既归,心慕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县)为古十二真仙羽化之地,筑室隐居,潜心修道炼丹。世称华阳真人,俗又称为“施状元”。

晚年,率族人渡海避乱,至澎湖列岛定居,为大陆人开发澎潮之先驱。所作《题澎湖屿》诗:“腥噪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盐水”,以及《感忆》诗:“暂将一苇向东溟,来往随波总未宁。忽见浮鸥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颇能道出其地风光。

肩吾工诗,与白居易相友善。著有《西山集》行世,《全唐诗》收录197首。另有道教著作《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县官

    解释

    县官 xiànguān

    (1) [county magistrate]∶县的地方长官

    县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车行》

    县官日有禀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

  • 三日

    读音:sān rì

    繁体字:三日

    意思:
     1.三天。
      ▶《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 行程

    读音:xíng chéng

    繁体字:行程

    短语:途程 程

    英语:travel route

    意思:
     1.路程;旅程。
      ▶唐·岑参《送崔主簿赴夏阳》诗:“地近

  • 酒朋

    引用解释

    酒伴。 宋 柳永 《归去来》词:“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

    读音:jiǔ pé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