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武元衡相公》 长得萧何为国相,自西流水尽朝宗。

长得萧何为国相,自西流水尽朝宗。

意思:长得萧何为相国,从流水朝宗。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上武元衡相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雄壮、豪放的诗,它描绘了蜀地的雄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蜀地历史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首先,诗中描绘了旌旗在蜀江中坐镇的雄伟景象,这无疑是对蜀地自然环境的赞美。接着,诗人提到了蜀地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如重开旧閤、捧持尧日庆云等,这些都体现了蜀地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 诗人对唐书的褒贬,表达了他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仰。他希望蜀地能够像萧何那样,成为一个国家的领袖,引领着蜀地走向繁荣昌盛。最后一句“自西流水尽朝宗”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就像西流的水最终会汇入大海一样,蜀地也会在诗人的引领下走向繁荣昌盛。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深深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豪放、雄壮的气息,展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旌旗坐镇蜀江雄,帝命重开旧閤崇。
褒贬唐书天历上,捧持尧日庆云中。
孤情迥出鸾皇远,健思潜搜海岳空。
长得萧何为国相,自西流水尽朝宗。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关键词解释

  • 萧何

    读音:xiāo hé

    繁体字:蕭何

    英语:Xiao He

    详细释义:人名。(?~公元前193)汉初沛人,佐高祖定天下,论功第一,封?侯。汉初律令多出其手。卒谥文终。

  • 朝宗

    读音:cháo zōng

    繁体字:朝宗

    意思:
     1.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泛称臣下朝见帝王。
      ▶《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唐·李舟《为崔大夫请入奏表》

  • 为国

    读音:wèi guó

    繁体字:為國

    意思:(为国,为国)
    治国。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邢昺疏:“为,犹治也。”
      ▶《战国策•秦策三》:“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