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衡州》 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

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

意思:可叹苦节士,一向在圆榫眼方。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入衡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兵革自久远为背景,通过对帝王、老将、君臣等不同层面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对兴衰、战争、权力、道德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首联“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揭示了战争的长期性和历史的变迁与帝王的行为密切相关。颔联“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描绘了汉仪的辉煌和胡马的猖狂,暗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颈联“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表达了对老将的惋惜和对战争的无奈。随后几联则是对君臣关系的思考,如“忍瑕垢”、“重镇割据”、“轻权绝纪纲”等,反映了战争对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诗中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对战争、权力、道德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正义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见解和启示性的诗歌,通过对不同层面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对战争、权力、道德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
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
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
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
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
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
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
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
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
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
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
偏裨限酒肉,卒伍单衣裳。
元恶迷是似,聚谋泄康庄。
竟流帐下血,大降湖南殃。
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
至今分粟帛,杀气吹沅湘。
福善理颠倒,明征天莽茫。
销魂避飞镝,累足穿豺狼。
隐忍枳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节士

    读音:jié shì

    繁体字:節士

    意思:(节士,节士)
    有节操的人。
      ▶《韩诗外传》卷十:“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奔敌杀七十人而死。”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毂》:“毂亦大节士,轻财重义,为乡里

  • 苦节

    读音:kǔ jié

    繁体字:苦節

    意思:(苦节,苦节)
    《易•节》:“节,亨。苦节,不可贞。”
      ▶孔颖达疏:“节须得中。为节过苦,伤于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复正。故曰‘苦节,不可贞’也。”意谓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

  • 士素

    读音:shì sù

    繁体字:士素

    意思:士人与庶民。
      ▶《晋书•郗鉴传》:“归乡里。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遂共推鉴为主。”

    解释:1.士人与庶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