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野人茅茨苫竹屋,终身局促无生计。

野人茅茨苫竹屋,终身局促无生计。

意思:野人茅屋草席竹屋,终身局促没有生活。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披榛入山山路细,钟声出寺门将闭》是一首描绘山林生活的诗,通过对山间小路、钟声、石苔、野草、茅屋、野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山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 首句“披榛入山山路细”,诗人步入山林,踏着繁茂的榛荆,沿着山路前行,显出了山林的幽深。这句诗为读者开了一个清新的画面,让人想象山中的静谧与神秘。 “钟声出寺门将闭”一句,描绘了寺庙的钟声从将要关闭的门缝中传出,为山林的静谧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石苔冉冉上芒鞋,草露漙漙著衣袂。”这两句诗继续描绘山间的景象,石上的苔藓缓缓爬上芒鞋,草叶上的露水凝聚成滴,沾湿了衣袂。这里用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山林的清新与自然。 “野人茅茨苫竹屋,终身局促无生计。”这两句诗描绘了山民居住的简陋竹屋,以及他们一生都在狭窄的生活空间内寻找生计的艰辛。这反映了山村生活的艰辛和人们生活的困苦。 然而,“天公未胜困人,春田米尽秋田继”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们仍然不放弃,努力生活,体现了人性的坚韧和顽强。 最后,“老妻稚子亦自乐,野草山花还插髻”两句诗描绘了家人的生活场景,尽管生活艰辛,但家人仍然乐观快乐,这为山林生活增添了几分温馨和希望。 最后两句“长笑人间醉未醒,终老辛勤漫欺世。”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对人间醉生梦死的虚伪生活进行了讽刺,表达了他对真实、朴素的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山村生活的宁静、纯朴和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的人性精神的赞美。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披榛入山山路细,钟声出寺门将闭。
石苔冉冉上芒鞋,草露漙漙著衣袂。
野人茅茨苫竹屋,终身局促无生计。
天公未胜困人,春田米尽秋田继。
老妻稚子亦自乐,野草山花还插髻。
长笑人间醉未醒,终老辛勤漫欺世。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无生

    读音:wú shēng

    繁体字:無生

    英语:birthlessness

    意思:(无生,无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
      ▶《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 茅茨

    读音:máo cí

    繁体字:茅茨

    意思:亦作“茆茨”。
     
     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
      ▶《墨子•三辩》:“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
      ▶《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

  • 竹屋

    读音:zhú wū

    繁体字:竹屋

    意思:用竹子作材料建造的房屋。亦泛指简陋的小屋。
      ▶唐·黄滔《杨状头启》:“土风则竹屋玲珑,烟水则叶舟荡漾。”
      ▶宋·梅尧臣《仲春同师直至垄山雪中宿穰亭》诗:“与子乘羸马,夜投

  • 野人

    读音:yě rén

    繁体字:野人

    英语:geek

    意思:
     1.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
      ▶《左传•定公十四年》:“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

  • 生计

    读音:shēng jì

    繁体字:生計

    短语:生 生路 活计

    英语:livelihood

    意思:(生计,生计)

     1.产生计策。
      ▶《鬼谷子•谋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