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欧阳永叔中秋邀许发运》 竞邀三五最圆魄,知比寻常特地光。

竞邀三五最圆魄,知比寻常特地光。

意思:竞相邀请三五最圆魄,知道比平常特地光。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欧阳永叔中秋邀许发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主人行为的赞美和对周围环境的欣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句“看取主人无俗调,风前喜御夹衣凉。”表达了主人没有俗调,喜欢在风中穿着夹衣的凉爽,这表现出主人的高雅和舒适的生活态度。 “竞邀三五最圆魄,知比寻常特地光。”这句诗描绘了三五最圆的月亮,比寻常更加明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艳曲旋教皆可听,秋花虽种未能香。”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秋天的花朵不能散发香气,但艳曲可以教听,这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曾非恶少休防准,众寡而今不易当。”表达了作者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即使在众寡的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这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赞美了自然美景和美好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看取主人无俗调,风前喜御夹衣凉。
竞邀三五最圆魄,知比寻常特地光。
艳曲旋教皆可听,秋花虽种未能香。
曾非恶少休防准,众寡而今不易当。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特地

    读音:tè dì

    繁体字:特地

    英语:(adv) especially for ...

    意思:I
    亦作“特的”。
      亦作“特的”。特意;特为。
       ▶《古尊宿语录》:“诸圣由兹

  • 寻常

    读音:xún cháng

    繁体字:尋常

    短语:平淡无奇 凡 平平

    英语:ordinary

    意思:(寻常,寻常)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

  • 三五

    读音:sān wǔ

    繁体字:三五

    意思:I

     1.谓十五天。
       ▶《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 地光

    读音:dì guāng

    繁体字:地光

    意思:地震前发出的一种特殊的光。如:地震前上有地光,下有地声。

    解释:1.地震前发出的一种特殊的光。

    造句:现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