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从何处来居此,面目人嫌鬼亦憎。
意思:刚刚从何处来住在这里,脸人嫌鬼也憎恨。
出自作者[宋]王迈的《读王伯大都承奏疏》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集瓜蝇》,作者通过描绘一只紫腰金满的官员形象,以及对其行为的讽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首句“曳紫腰金满阙庭”,诗人用华丽的词藻描绘了这位官员的形象,他身着紫色的官服,腰佩金饰,在皇宫的庭院中行走,展现出他高贵的地位和尊荣。然而,“曳紫腰金”通常象征着权力和地位,但在这里,诗人却用“满阙庭”来形容他,似乎暗示着他的权力已经膨胀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
接着,“被渠唤作集瓜蝇”一句,诗人对这位官员的形象进行了颠覆和讽刺。这里,“集瓜蝇”是一个生动的比喻,瓜蝇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昆虫,常常在瓜果上产卵,导致瓜果腐烂。这里用来比喻这位官员,暗示他的行为已经失去了公正和道德的底线,变得卑劣和令人厌恶。
“适从何处来居此,面目人嫌鬼亦憎”,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批判和厌恶。诗人质问这位官员是从哪里来的,为何能够在这里居住,他的行为已经让人们厌恶到了极点,即使是鬼神也对他感到憎恶。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鄙视和厌恶,也揭示了社会的丑陋和黑暗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官员形象的描绘和讽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质问,让读者对这位官员的行为产生了共鸣,也对社会现象产生了反思。这首诗的讽刺和批判力度非常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