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明忆亡友姚宏业》 望渺渺兮隔海溟,鲸鲵未斩浪花腥。

望渺渺兮隔海溟,鲸鲵未斩浪花腥。

意思:希望渺小啊隔海而,鲸鲵未曾斩浪花腥。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清明忆亡友姚宏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望渺渺兮隔海溟,鲸鲵未斩浪花腥》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海洋、鲸鲵、杜鹃、春草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望渺渺兮隔海溟,鲸鲵未斩浪花腥”描绘了海洋的广阔和神秘,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敬畏和对海洋力量的赞美。接着,“鲸鲵未斩浪花腥”暗示了人生的艰难和挑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这两句诗描绘了杜鹃啼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春草连烟”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永恒,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变化的感慨。山河可以崩溃,亲友可以离散,表达了作者对无常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伤心又过清明节,樽酒招魂何处汀?”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清明节是一个寄托哀思的节日,而樽酒则象征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洋、鲸鲵、杜鹃、春草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哲理深刻,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望渺渺兮隔海溟,鲸鲵未斩浪花腥。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
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
伤心又过清明节,樽酒招魂何处汀?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渺渺

    读音:miǎo miǎo

    繁体字:渺渺

    英语:remote

    意思:
     1.幽远貌;悠远貌。
      ▶《管子•内业》:“折折乎如在于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
      ▶尹知章

  • 浪花

    读音:làng huā

    繁体字:浪花

    英语:spray

    意思:
     1.亦作“浪华”。波浪互相沖击或拍击在别的东西上激起的水点和泡沫。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南朝·梁元帝《鸳鸯赋》:“朝

  • 花腥

    读音:huā xīng

    繁体字:花腥

    意思:花香。
      ▶宋·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词:“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造句:箭径酸风射眼4,腻水染花腥5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